秉着跟热点的传播逻辑,本期LOGO集合,蹭一下近期受到全名关注和热议的《手机2》事件。即使冯导有过不少优秀作品,这次民意也明显站在了小崔老师那边。受牵连不得不提的就是因每年投资冯导贺岁片而声名鹊起的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股价大跌。
受群内好友建议,将对LOGO做一些简单的评论解释,仅代表个人浅显解读,如有其它观后感,欢迎文章底部评论交流,给与更详细解读,特别是LOGO作者多多包涵。影视、文化、传媒类公司,很难准确分类出来,就先从后缀“传媒”的分享:
简评: 以 “ENLIGHT”的首字母小写“e”作为主要设计元素,红色的“e”周边处理成类撕碎的醒目效果,加上一个“电视框”,最后底部配上中英文。
简评: 以“Focus Media”的字体设计作为主要设计元素,“F”上横向右伸长处理,“o”在圈内形成一个类似眼睛的图案,整体形成矩形状,右边配上中文。
简评: 以“SIMEI”的字体设计作为主要设计元素,虽然单个看“S”可能不一定认为是“S”,但整体看还是能识别出来,第一个“i”的点做了红色的毛笔笔画处理,“M”的处理让人想起小米和某城市地铁的LOGO。底部配上中文。
我的天,感觉不好评论太多……评论完所有LOGO会不会被其中一个打。
简评: 以“帝”字和”合“字作为主要设计元素,多个类似火焰的笔画组合而成。底部配上中英文。
简评: 以丝带状“S”字作为主要设计元素,蓝紫配色,右边配上中英文。
简评: 对“传说”英文翻译“LEGEND”做了字体设计,两中蓝色和橙色配色较为醒目,底部配有中英文。
简评: 黄红黑白色的搭配比较亮眼,形状上来看可能需要深入了解一下该公司,才能做出解读,底部配有中英文。
简评: 以飞翔的鸟作为主要设计元素,背后是太阳,寓意估计应该大体指晨曦的温暖、美好、阳光,右边配有中英文。
简评: 这类印章类加毛笔字的设计可以说是中国独有的设计风格,可应用于不少行业的LOGO设计中。
简评: 整体矩形状,绘画出麦田、山丘、星月的场景。
简评: 以胶片作为主要的设计元素,环绕成圆,中间“z”字。
简评: 以“M’作为主要的设计元素,黄色代表播放的三角形作为背景,对字体做了设计处理,黄橙配色比较暖。
简评: 像是打开一扇门,或是折叠的纸,不知道为什么中间写的是z,而不是EZART的Z。
简评: 以两个方形环绕成“W”和“M”。
简评: 以“h”作为设计元素,像是设计成了龙的侧面。
简评: 主要对名称做了字体设计,配上蓝色以贴合名字。
简评: 应该是以反写的“C”和“e”结合成了一个比较对称的图案。
简评: 主要以如同飞翔的报纸进行形象设计。
简评: 渐变色、对称的波浪式形状很具现代感。
简评: 因名字中带有“星”字,设计成了类似流星的图案。
简评: 红黑设计比较主流,但是形状不是很好理解,像是迷宫局部。
简评: 字体设计比较圆滑,图案就是“B”形状的帆船在大海上。
简评: 蓝绿橙色的三个框中分别是英文名称的首字母,重叠出颜色叠加效果,比较年轻化的色彩运用。
简评: 前段时间更新的米未新LOGO,比较极简。
简评: 运用多种色彩的蝴蝶或是花束形状,展现其多彩美好。
简评: 不知道是不是主持人乐嘉的公司,非常极简的视觉呈现,但处理中运用了手绘效果,粉蓝加上黑色的叠加效果,非常有趣味。
简评: 两个”i“字的点相连成一弧线,对应航的意思。
简评: 像是神奇宝贝球,描绘了拉萨布达拉宫的局部特征。
简评: 红色书法线条的效果,不太确定写的是什么,上下呼应的笔锋。
简评: 以胶片结合丝带组合而成 “BELONG”的首字母,比较极简。
简评: “舞”字右边加上跳舞用的丝带,感觉比较喜庆。
简评: 一条快速前进的鱼,眼睛上是播放的三角形,和名字十分贴切。
简评: 胶片和”M”、”F“结合成正方体效果,”影“字红色部分处理成”E“,”E‘具体指什么不解。
简评: 以多个点组合成渐变的蝴蝶,十分多彩美轮美奂。
【进群】具体步骤
1.加群主微信好友
▲ 群主微信
2.转发此文至朋友圈、截图发群主
耐心等待……
3、进群后,自我介绍、分享个人LOGO作品
更多干货,群内分享交流
▼
【LOGO集合】往期推荐
如需发布后的LOGO集合打包文件,
后台回复关键字:“面店”、“鲜花店”、“医药”、“生物制品”、“传媒”。
社群须知
1.群内主要分享交流LOGO相关设计。
2.与同行为伍,通过设计交流结交设计好友,互相尊重,融入、扩大优质文明和谐的设计圈。(邀请设计师进群,需加群主好友审核。)
3.杜绝发游戏小程序、团购、外卖、股权绩效、炒股、送话费、转发得资源等与LOGO设计无关链接。
4.群内不交流基础性设计技巧,如需帮助解答百度或私信设计师好友,紧急状况例外。
5.允许推荐私活,提倡设计专业收费,拒绝免费设计。
6.共同的价值观:每个设计师都是一个品牌(先行者)。
7.共同目标:更专业,成为优秀的LOGO、品牌设计师。
#最近想看哪个主题的LOGO#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设计早餐